本報記者 雷宇 陳強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5年01月05日03版)
  “廈門市海滄區的改革創新是要建造一個理想國。”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執行院長鄧大才教授說,我國從低收入社會跨入中等收入階段,海滄探索出的一條政府、群眾、社會各方合力共建、協力共管的“互動共治”模式,有力地“彌合了中等收入社會裂痕”。
  2014年歲末,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舉行了一場新聞發佈會,盤點2014年基層治理改革,提出我國當前社會治理的四大版本——管理有序、組織健全、服務完善、互動共治。
  在鄧大才看來,從傳統的社會管理到互動共治的社會治理,看似簡單的變化,背後卻是政府思路的深度轉換。
  昔日“寧要島內一張床,不要島外一棟房”的廈門島外新城海滄,2013年度綜治考評躍居全市第一,獲評全市唯一升級平安先進區;政府績效考評躍居全市第一,文明城區考評全省第二。
  “逼出來的自我革命”
  在海滄,一度引發全國矚目的PX事件是一個屢屢被提起的話題。
  幾年前,廈門市引進一項總投資額108億元的對二甲苯化工項目(簡稱“PX”),選址於海滄台商投資區,該項目號稱廈門“有史以來最大工業項目”,投產後每年的工業產值可達800億元。
  然而,擔心化工廠建成後危及民眾健康,項目遭到百名政協委員聯名反對,市民以政府門前散步、投票等多種形式抵制,最終工程遷建。
  “經濟發展了,群眾就滿意”的發展觀遭遇危機。“錯愕、驚詫”,一位當地官員說,政府大力抓經濟建設市民為何不領情,反思由此催發。
  作為我國主要的國家級台商投資區,往來的臺灣人士對“海滄政府效率高,政策推行立竿見影”的贊嘆言猶在耳。
  改革開放前沿的海滄,2013年度財政收入位居全省前三,人均地區生產總值、人均工業產值、人均財政收入全省第一,人均GDP達2.2萬美元,超過臺灣地區平均水平。
  “傳統的社會管理模式一下麵臨挑戰了。”鄧大才教授對此分析,跨入中等收入社會,社會結構發生了變化,人們的自我意識和自主意識增強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“端起碗來吃肉,放下筷子罵娘”、“政府唱戲,群眾看戲”的現象在各地並不鮮見。
  海滄區委書記鄭雲峰將此概括為“被幸福”——傳統社會管理自上而下,政府大包大攬提供服務,經濟越來越發達,服務越來越多,但與群眾的真實需求可能距離越來越遠。
  “政府是否能包打天下?政府職能邊界在哪裡?社會和市場能夠承擔哪些?”一系列的課題擺在海滄面前。
  2013年7月,廈門市委確定“美麗廈門共同締造”的戰略規劃,海滄在全市率先設立第一家區級“締造辦”,新一輪改革悄然啟動,改革的核心就是將公眾吸納進社會治理體系中來,讓其不僅僅是治理對象,更是治理主體。
  “讓幹部脫胎換骨”
  對於1988年就參加工作的黃繼紅而言,最近一年多,是20多年來學習密度和強度最大的階段。
  “締造辦”的工作從轉變幹部思想入手,請外地專家來培訓,實地指導、授課;幹部走出去考察,與“互動共治”有關的頭腦風暴一波又一波。一年多前,一直在機關工作的黃繼紅從零開始接觸社區工作,到2014年夏天,“儼然已是半個專家”。
  在海滄,轉變思想、習慣新的工作方法一度成為“一門考試”,“黃繼紅們”的變化,有人用“脫胎換骨”來形容。
  “轉變思想從來都是一個痛苦的蛻變。”海滄街道辦主任林天德坦承,自己對“共同締造”的理念,有一個從不理解到逐漸理解、認識的過程。
  一個現實的考量就是,從全國範圍來講,招商引資、徵地拆遷、經濟發展……對政府政績考核指標的傳統指揮棒並沒有變化,從“一聲令下”變成“反覆協商”,“效率降低”成為最大顧慮。
  事實上,一些幹部也會私下嘀咕想不通,“我做好事還要征求你的意見,送錢給你,送實惠給你,把錢送到家門口去還要征求意見。”正是這樣的思想讓海滄街道成為第一輪“考試”的“失利者”。
  “知恥而後勇”催生了街道每周二晚上的例會,7點開始,有時11點多結束,雷打不動。比學趕超,從村“兩委”書記主任到老人會會長、街道幹部,多的時候近百人參與。
  新陽街道破解養牛管理難題很快讓幹部們“嘗到甜頭”。
  位於城鄉接合部的新陽,一邊是工業區,一邊是村莊,村裡有幾戶農家養牛,經常到街道的苗圃花園綠化帶吃草,周圍老百姓礙於鄰裡關係都未干預;城管也只能嚇唬一下他們,扣押、罰款也不忍心。久而久之,大家都不願意去碰,這就成為一個“老大難”。
  由此催生新陽的一道“景觀”:有上級檢查,就花錢請人把牛看住;平時汽車在馬路上開,一群牛在綠化帶“散步”。
  涉及群眾利益的事,讓群眾做主,街道和村裡、養殖戶坐下來,大家評議、講法律法規,幾次會議下來,問題迎刃而解,此前擔心群眾都來申報養牛補償也沒有出現。
  林天德說,如今幹部開口閉口就是“共同締造”,不再是辦公室拍腦袋,聽取群眾的意見成為政策決定出台前的重要一環。
  而讓黃繼紅頗有感觸的則是,以前下社區主要是見幹部談工作,而今走進小區,上千號人都認識,“原來我們可以這麼接地氣”。
  從“你們”到“我們”
  一年多來,海滄區紀委幹部張駿的最大感觸就是老百姓的口頭禪漸漸從“你們”變成了“我們”。
  2013年9月,張駿在轄區所屬的寨後村掛職,有公司捐獻了一批苗木,他打算在村裡做景觀,進行房前屋後環境整治。
  看似一件好事,村民老吳卻不樂意,“我想種菜,你們要種花,你們到底是‘為民’、還是為‘政績’呢?”
  “村民需要什麼”成為張駿探討的課題。
  村委會走訪、開鄉賢理事會,多方徵詢意見,最後決定村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習慣選擇種花草還是種菜,此舉得到全村農民的強烈認同。
  “眾議民評”讓原來的“你要我做什麼”變成了“我們一起做什麼”,一場環境整治,全村106戶人家先後主動讓出房前屋後的土地及房屋2058平方米,果樹73棵,加上出工出力累計折價達46萬元。
  為避免改革成為一陣風,海滄著手構建一系列平臺和制度。
  在城市社區規範居民自治,建立社區居民理事會、“四民家園”(民聲傾聽室、民情調查隊、民智議事廳、民心服務站);在農村社區,鄉賢理事會、道德評議會、村民議事會相繼成立,拓寬村民參與渠道。
  個體之外,海滄不斷激活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參與:出台《志願者管理辦法》、《社區發展協會章程》等激發社區組織活力;在社區建立社企理事會、吸收企業代表參與居民議事,讓企業參與社區自治;讓政府、群眾、社會會各方面合力共建、協力共管,“商量著辦”匯聚多方力量,迸發巨大潛能。
  本報廈門1月4日電  (原標題:廈門海滄:一場靜悄悄的革命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c30jclm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